1. 首頁
  2. 名人觀點

邱沁宜:川普政策恐重蹈重商主義覆轍

An awesome picture

川普上任以來的主要經濟政策之一是提振美國貿易,簡言之就是出口少繳稅,進口多加稅。其實這個政策以前也曾經流行過,當時叫做「重商主義」,但最後是失敗告終。

重商主義是15至17世紀相當盛行的經濟學理論,當時主流想法是國家普遍都想追求貿易順差,而且是由國家來干預經濟,用立法和行政措施實施中央集權穩固,好讓國家致富,像大家在歷史課本讀到的東印度公司,就是當時國家授予某家公司壟斷貿易權利的最佳例子。

重商主義一開始是成功的,尤其是航海霸權興起,貿易互通多了以後,貿易順差也跟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雖然還沒有法定貨幣的觀念,但以物易物或用金屬當媒介很盛行,背後都有與金或銀兌換的固定比率,等於各國間有固定的匯率。當全世界屬於固定匯率的環境,貿易順差的國家自然會擁有持續的金或銀流入,衍生到後來,擁有多少真金白銀,變成各國極力爭取的目標。

到最後重商主義失控了。因為各國都變成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如此貿易變得失衡,貿易順差也減少了,於是開始有人把腦筋動到其他方法上,像去占領其他地方挖黃金白銀,各國紛紛響應造成殖民主義的興盛,甚至引發戰爭。

當時與其他國家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是英國和中國,英國很愛中國茶與絲綢,但中國人對舶來品沒什麼需求,最終引發鴉片戰爭。後來經濟學的思維已經不再是重商主義的零和遊戲,而是強調比較利益法則,對雙方都有利。

回到2017年,現在的川普政策就是指責與美國有順差的國家,想以行政或立法手段干預,這與重商主義精神無異。但他沒想到的是,每個國家順逆差的原因不同,用人為手段最終可能失敗。例如美國與墨西哥的龐大貿易順差,其實是美國車廠和墨西哥勞動力的互利行為,而和德國及日本的問題是來自於對方的關鍵零組件技術較強,以及兩國人民不愛美國車等因素,因此川普貿易政策像打七傷拳,甚至可能變成傷己七分、傷敵三分。

另外,現在不像當時有固定匯率制度,任何措施經由匯率自由浮動的調整,都會讓川普政策大打折扣。

其實川普該想的是,如何讓美國車廠從墨西哥工廠獲利,該怎麼課這些獲利所得稅比較好。而貿易順差最終還是來自於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也就是一個單位的出口品可換到多少進口品,越高代表該國商品價值越佳。提高美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才是川普真正應該做的事。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其他精采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3月號第114期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