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達:從川普的右翼路線看投資布局
川普自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多項作為具爭議性,包括退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禁止7個伊斯蘭國家護照持有者進入美國90天,停止難民審核120天、請相關單位提出消滅「伊斯蘭國」(IS)的計畫、針對健保體系與個人產生財務負擔的部分,透過不執行、延遲、運用例外排除等方式,削弱歐巴馬健保方案、下令提前興建兩條輸油管、大幅鬆綁中小企業法規,並打算於美墨邊境築牆等。
但是,要了解川普,除了看他粗魯的人格特質,也必須從其執政團隊「恢復舊美國價值」的「基督教保守主義」來觀察。
我們先來討論川普為什麼會當選美國總統?川普的兩大支持群眾,分別為生活在鄉鎮和衰敗工業區的藍領工人,以及福音派基督徒,從這兩大族群的現況與思維,比較能夠掌握川普政府未來的政策。
為「另一個美國」發聲
是川普勝選的關鍵
這一場美國總統大選的勝敗關鍵因素在於川普看到了「另一個美國」:鄉鎮的、憤怒的、被傷害的美國,而這個「美國」向來被美國主流媒體和外界所忽略,與我們所熟悉的城市的、精英的美國很不一樣。這場總統大選,不僅是兩位候選人之爭,也是一場具有是非、善惡抉擇的「價值體系」之戰。
這次大選對於生活在鄉鎮和衰敗工業區的藍領工人來說,是一場「生存權」之戰。他們是全球化下的受害者,因此失去了工作機會,以及傳統的生活方式。民主黨寬鬆的外來移民政策,以及大量湧入美國,超過兩千萬名的非法移民,更讓這個族群的處境雪上加霜。他們平常完全無法透過主流媒體發聲,選票便成了對現行體制不滿的最佳抗爭手段。
再者,在美國的鄉鎮還有另外一群為數相當龐大的民眾,他們不是為生存而戰,而是為自己的價值觀而戰。這批人就是占美國總人口近三分之一的「福音派」基督徒,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聖經帶」上。
這場選舉中,希拉蕊一些否定與基督教信仰相關社會倫理價值的政見,深深刺傷了福音派信眾的心理,他們大舉動員,投票率相當之高。他們不喜歡川普粗鄙刺人的語言,也不認同他不符合基督徒道德規範的生活方式,但他們權衡利弊得失之後,決定「兩害相權取其輕」。
川普的政綱是「右翼」立場,比較接近福音派教會的想法。基層實力雄厚的福音派基督徒所掀起的價值觀之戰,是這場總統選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美國的福音派在二次大戰後的宗教及政治運動中,取得在共和黨內的主導型力量,自1980年代以來,約70%的褔音派教徒支持共和黨候選人,褔音派在關乎避孕、墮胎、同性戀權利及政教分離的議題上,發揮關鍵的政治遊說及影響力,現在美國大約有30%的人是福音派。
川普很早就在經營福音派,在共和黨總統初選中,他得到大量福音派選民的支持。況且,就職後的內閣成員有不少是福音派人士,感覺其政府團隊的路線,將回到美國立國時的基本價值和信仰,而這背後有為數不少的美國民眾支持。
稅改利多短期難見效
投資美股宜審慎小心
當然,福音派並不全都支持川普,就有教會批評,那些投票給川普的信徒,是「失去了信仰的核心價值」,或是説川普為「利用福音派的騙徒」。
自1980年代雷根擔任美國總統以來,共和黨越來越走向「右翼」,川普極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右派」的總統,幾可預期他的上台將帶來許多意識型態上的改變,特別是在經濟政策方面。我們觀察川普的執政表現,除了看他的行事風格,可能也要多關心「路線選擇」這一部分。
接著我們來討論2月分美股頻創新高的現象,以及川普的稅改政策。稅改給市場帶來憧憬和想像空間,是帶動美股走高的最大動力,投資者的樂觀程度因而高漲。川普於2月初承諾將在2、3周內,提出「不同凡響」的租稅計畫,這將是198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革,使得美元匯率收高,美股多頭持續。雖然投資人此刻可能已經樂觀到準備放鞭炮,但我仍建議應該要多一些風險意識。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3月號第1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