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驚驚漲 買公司債換心安
近來道瓊指數正式突破2萬點大關,很難想像這是在去年諸如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義大利修憲公投等諸多黑天鵝接連夾擊下達成的成果。不過,道瓊指數持續創新高,固然讓投資人賺得荷包滿滿,但也意味著要找到股價被低估且值得投資的標的,是越來越困難了。
通常,找不到投資標的,許多投資人會選擇放空股票來提升獲利,或是減碼股票以持有現金,但放空股票要承擔的風險不小,因為即使股價高估,股價還是有繼續創新高的可能,這時的最大損失會難以估算;而減碼股票以持有現金雖然最安全,但對積極的投資人可能又稍嫌不足,這時,投資人不妨考慮提升債券的比例,既可降低股票波動,又可領取利息,讓自己有持續的現金流入。
平衡股票波動
買債券保本又收息
「債券」並不是只有美國政府公債可以投資,目前美國政府10年期債券殖利率不超過3%,與定存利率相差無幾,除非基於避險需求或非常保守的投資人,不然一般不會列入考慮。投資人在「政府公債」之外,其實可以考慮投資「公司債」,「公司債」有2個特色,一是保有本金(除非倒閉,不然公司就是要還債),二是有穩定現金流(定期收取固定利息,不因公司獲利高低而改變)。
以10年期A公司債為例,假設目前市價為80元,低於票面價格(視條款而定,通常為100元),殖利率8%,到期日2027年1月。到2027年1月時,只要A公司營運正常,A公司就會以100元買回投資人的債券,投資人既賺「利息」又賺「價差」。
公司債的主要風險為「信用風險」(公司會不會倒閉)及「利率風險」(升息,債券價格會下跌;降息,債券價格就上升),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信用風險」,也就是營運狀況。至於「利率風險」,拉長時間來看,其實並不用考慮,因為債券的殖利率在投資人購買的當下就決定了,只要投資人持有到債券到期,殖利率都是固定的,所以只要專注於公司營運狀況,也就是「信用風險」就可以了。
要有持有到期的準備
避免來回買賣賺價差
目前美國仍處於升息循環,現階段投資債券,短期內可能會有虧損發生,但購買債券當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發行債券企業的償付能力,而不是未來利率走勢的預測,只要企業未來不違約,投資人最後就可以拿到本金和利息,不會發生虧損。因此,投資人在投資債券時,應該要有持有至到期的心理準備,並且盡量避免在市場上來回買賣債券來賺取短期利益。
目前許多美國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到期殖利率都有5%以上,意味著如果投資人持有到債券到期,年化報酬率超過5%,相比目前中華電信(2412)約略5%的殖利率,其實並不會太差,因為債券領取的利息是固定的,但股利卻有隨盈餘衰退而下降的風險。
在稅務方面,美國政府不對公司債利息課稅,投資人所得利息收入係依台灣稅法規定全數併入海外所得,而海外所得總額低於100萬元者無需申報,100萬元以上者才須併入基本所得額(例如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給付、非現金捐贈金額及綜合所得淨額等)申報,如海外所得併計基本所得超過670萬元者,才課徵海外所得稅。
綜上所述,相比目前台股股利所得單筆2萬元以上就要課徵二代健保費,且要併入綜合所得申報,又面臨股利抵稅額減半,不論就穩定度或稅務方面來分析,投資美國發行的公司債對於未來現金流的規畫,其實會更為有利。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3月號第1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