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便宜≠價值投資
部分股票投資族喜歡憑感覺來挑股,尤其喜歡便宜的標的,以為是打折買進,卻沒有探究便宜的原因。其實買股需要「理性」思考,「價值投資」是一個好策略。
我們親族中有一位長輩對吃很有概念、也很講究,什麼食材要怎麼烹調才會好吃又有營養,他都有看法。不過有幾次和他一起上館子用餐,見他一定要點某些菜色(即使菜單上沒有),卻又讓包括我在內的同行者大呼不可思議。
必點菜色包括豆芽菜、茄子、高麗菜、豆腐等。有時候在中高檔次餐廳吃,一盤份量不多的清炒豆芽、高麗菜或簡單紅燒的茄子要價180元、200元(再加一成服務費),看在我這種講求實質效益的「金融人」眼裡,實在很難接受。
論食材成本,這些菜餚差不多就是5至10元,吃在嘴裡也不會比在家裡自己炒好吃多少,但老人家就是要花這種冤枉錢。我想不通的是,他在家裡還時常責怪他老婆連刷牙都浪費水,因為刷牙後清洗牙刷時,會以流水式沖洗刷頭,老人家主張應在水杯裡刷洗,認為可以省水費。
老人家多年來幾乎不買衣服、也不開車,平時也不太花錢,就是會在上館子時點一些我們覺得不划算的低成本菜色吃。我覺得這是一種「價值矛盾」,有一次我忍不住問他原因,他卻沒好氣的回應:就是喜歡吃這些嘛!
這就是關鍵了,以情緒、好惡主導,所以價值可以先擺一邊。也就是說,一個平時節儉的人因為想吃那些菜,會把「不划算」這件事拋開,只為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
老人家有在做股票,我發現存在相同的「理路」,他在選股、買進或賣出時依據的不是全然的理智判斷,更多的是憑藉感覺。就我所知,他目前持有超過20檔股票,每檔都是一張,而且都是低價股。
因為他覺得,有些響噹噹的股票太貴了,他買不起,低價股卻可以有錢就買一張,結果買了20幾支股票,像開雜貨店。
買這麼多種股票有沒有賺錢呢?他說有的賺有的賠,賺賠相抵的結果是賠。但他相信有一天會賺錢的,因為他會「汰弱留強」、「適時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