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再興:新房地稅時代的最後投資機會
受到房地合一稅、房屋持有稅大幅提高以及選舉衝擊,去年全台房屋交易量僅32.5萬件,創下12年來新低,年衰退13.8%,低於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奢侈稅的年度量,房仲業估計關了3000店,房價也癱軟走跌,可謂是房市冰河年,也可見房地合一稅的衝擊力之大。
農曆年前,財政部正式公布房地合一稅草案,財政部長張盛和標舉「打炒房,不打房」及「居住正義兼顧經濟發展」的政策目的,新版納入「不溯及既往」、「自住宅4千萬起徵門檻」及「17%稅率」,輕稅簡政降低了衝擊面,隔日營建股大漲,房屋業者稱讚,看屋人潮也漸回溫。不過,反對聲、重稅聲仍是不絕於耳,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表態反對,最終立法院有可能比財政部版本加重稅一些,才會過關。
其實,在政府政策打壓下,台灣房市去年已經空前寒冷,房價也開始下跌,市場預期心理已由看漲轉向看跌。此時此刻推出房地合一稅,即使屬輕稅,未來台灣房價也將進入向下調整期。不管如何,就國家經濟總體考量,房市怕沒量,不怕跌價。房地合一稅是輕是重,朝野皆應今年通過。解除這顆重大的未爆彈,早日讓房市回歸正常之路。
房價進入10年整理期
人的一生,有3至5次機會遇到房地產大漲波,每波漲價所得的獲利所得,往往高於一生的儲蓄。錯失一次,便少了一次財富大增的機會。房價大漲,往往「製造」出大量中產階級,台灣如此,大陸更造就了上億個中產階級。這種機會是公平的,高薪低薪的人都有同樣的機會。因此,房地產決策是人們一生最重要的理財課題。日前在一次餐會中,一位高所得的金融界高階主管,慨歎自己太保守,已經錯失了這次房價10年大漲機會。筆者安慰他別氣餒,未來還有幾次機會,只不過至少要等5年之後,甚至10年之後。
若說奢侈稅是房價高漲的警示燈,房地合一稅則是房價回落的告示牌。台灣自住率已高達85%,空屋率約20%,估計有160萬戶。而年輕世代少子化,即將使台灣人口負成長,加上邁入老齡社會,老年購屋需求不如年輕人,長期供需曲線已不利於房價上漲。同時,人口向都市集中的都會化運動,往往造成全球都市房市飆漲。而台灣都會化已超過半個世紀,經濟也走過了高度成長期,上一波房價大漲後的整理期,超過10年之久,預料此次房價回檔期也不會短於10年。
房地產不再是未來5至10年好的投資增富工具,尤其高價豪宅在政策箝制之下,購買需求大減,持有稅又大增,未來5年會是房價下跌的主力。自住需求的購屋族可以好整以暇,耐心等待「慢買點」。慢買點就是購房的剛性需求出現時,包括結婚、生子、子女就學或小換大等時候,否則仍是以儲蓄茲生利息,積累購屋自備款為宜。租房還是買房較划算?買房的試算公式可以是:6成房價貸款金額×房貸利率<房租年租金,房貸利息越小於租金,代表買房越划算。例如房價2000萬元,6成房貸是1200萬元,而房貸利率2.3%,月繳利息支出2.2萬元,若房租高於2.2萬元,買房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