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源:降息利多 歐股基金看漲
美國聯準會持續縮減量化寬鬆購債規模,緩步邁向升息之路,全球正嚴陣以待可能隨之而來的升息循環,但歐洲央行(ECB)卻反其道而行,出人意表地於6月5日宣布降息,將存款利率下調至-0.1%,首次將歐元區推入負利率時代,開全球主要央行之先例。歐洲央行此舉主要還是預防通縮及刺激經濟復甦,影響所及,歐元區相關區域及單一國家基金未來仍有揮灑空間。
歐洲央行這回史無前例地實施負存款利率等一連串空前措施,包括調降銀行業存在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由0%降至-0.1%、再融資利率從0.25%降到0.15%的空前低點、邊際貸款工具利率也從0.75%降到0.4%,目的就是要鼓勵銀行放款,別把錢存在央行。
而且,除了降息,歐洲央行也採取新的流動性措施,包括提供銀行4年400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 Long-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準備購買資產擔保證券等,希望能一舉消弭通縮威脅,並且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強調,必要時會再度採取行動,不排除啟動量化寬鬆措施,用大規模購債方式,挹注更多資金到歐元區經濟體,展現強烈執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決心。
探究歐洲央行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歐元區18國陷入日本式的通貨緊縮,並促進經濟復甦。目前歐元區5月分的通膨率已降至0.5%,為4年來最低,連續8個月低於1%,遠低於歐洲央行的2%目標,而日前歐洲央行也已將今年的通膨率預估值從原本預估的1%,下修到0.7%。
逼迫資金重回市場活動
雖然歐元區尚未真正進入通貨緊縮,但若真的不小心陷入通縮,消費者將更不願意花錢消費,因為他們會期待未來物價進一步降低,投資者也會跟著減少或停止投資,進一步拖累經濟復甦、通縮惡性循環的疑慮。歐元區4月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前月下跌0.1%,較去年同期下跌1.2%,諸多經濟數據迫使了歐洲央行在平常時期採取非常手段,希望能夠讓滯留央行帳戶的銀行資金重回實體經濟,藉由企業積極尋求投資,進而促進消費者積極消費。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18國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一季僅成長0.2%,雖是連續4個季度成長,且與歐盟初估值相符,但稍稍不如前季經上修後的成長0.3%,同時,其中也只有德國扮演中流砥柱,反觀其他歐元區國家經濟表現皆不理想。此外,歐元區4月失業率雖降到11.7%,仍逼近歷史高點,德國5月IFO商業景氣指數也陡降至110.4,低於市場預期的110.9,而世界銀行亦預估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僅1.1%,經濟成長趨緩,加重歐洲央行必須振興經濟與物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