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揚戰勝紅潮 打入紅色供應鏈
9月來台上市掛牌、深耕中國市場的二極體廠虹揚,客戶涵蓋兩岸及國際大廠,也開始跨入車用市場,這家老台商如何戰勝「紅潮」,打入紅色供應鏈?
今年9 月26 日在台股上市的二極體廠虹揚-KY(6573),大部分投資人都不熟悉,但它在兩岸二極體業界其實頗有名氣,身為老台商的董事長方丁玉表示,藉由回台上市,有助於留住人才並吸引人才,也能提升公司能見度及公信力,有利於爭取新客戶。
許多台商都知道,公司在中國A股掛牌上市,享有的本益比遠高於在台股掛牌,有些台商因此千方百計要在中國掛牌,但方丁玉還是選擇回台掛牌。他感性地說:「台灣畢竟是自己的家鄉,我希望能將自己事業經營的成果跟國內投資人分享;至於股價高低,就由市場決定。」
方丁玉的二極體事業始於台灣,1972年他在台北縣(現改為新北市)深坑鄉租了一間農舍,與友人共同創業,不到2年規模就越做越大,然而, 1980年代末新台幣大幅升值、勞工薪資大漲,工廠有訂單卻苦於找不到勞工,只好到中國發展。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不久,外商紛紛把中國列為投資禁區,方丁玉卻單槍匹馬前進上海;當時上海浦東新區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小到一顆螺絲釘、產品包裝箱,都必須從台灣進貨,在上海辛苦打拼了2年,他仍突破不了各種營運瓶頸,開始尋找新的落腳處。
從上海轉戰揚州終完勝
某次前往南京的旅遊途中,方丁玉經過歷史古城揚州,他觀察發現,揚州書香文化氣息濃,經濟水平雖不高,但頗有開發潛力。在周遭台商及親友驚詫的目光中,他做出了人生中另一個重大決定:放棄上海,轉戰揚州。
1992年方丁玉到揚州創業,一開始跟當地一家工廠合作,他入股35%跟對方合資經營二極體事業,允諾對方會在4年內把本金全部賺回;如果做不到,願意自己掏錢還給對方。
方丁玉全心投入經營新事業,僅僅3年半時間就回本,1996年底,方丁玉把所有股份買下來,自此擁有了在中國的第一家獨資企業。憑藉誠信原則及一點一滴累積的實力,方丁玉讓苦心經營的二極體事業由弱變強,從中低階產品做到中高端市場,把許多以價格競爭為主的中國同業都比下去,成功打入紅色供應鏈及國際品牌大廠,在這打拼過程中,他有一個傾囊相助的貴人,也就是7年多前出任
虹揚揚州廠總經理兼廠長的林鐘奇。
林鐘奇曾在光寶(2301)旗下二極體廠達爾科技(Doides Inc) 擔任品保主管,方丁玉為了強化公司的營運管理,決定借重他的專業和經驗,同時把可能接班的子女交給他調教。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0月號第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