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供給側改革造就A股新榮景?

An awesome picture

供給側改革」是這兩個多月來中國最火紅的財經詞彙。中國當局經濟改革的焦點,正從「需求分析」轉為「供給分析」;其決策的出發點,則從過往重視擴大需求、進行短期投資的做法,轉為重視要素供給,朝向結構性改革。

預期之前推行多年「三駕馬車」(投資、進口、消費)的概念,將逐漸退位,「供給側改革」躍升成為2016~2020年「十三五規畫」期間經濟改革的重心,也代表中國將出現制度性的深層次改革。這套政策思路的方向是正確的,但過程會很辛苦,因為會面臨既得利益的強力反彈,且若干政策對經濟也會產生負面衝擊。

中國政府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見到成效;但以過去歐、美國家類似的經濟改革經驗而言,一旦落實成功,極有機會造就下一波A股資本市場的榮景。「服務經濟」崛起,在教育、醫療、金融、體育、文創、影音、傳媒、旅遊等產業中的指標企業,都值得投資人持續追蹤。


中國經濟正處結構轉型期

自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金融風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極大,政府先後採取了以財政刺激、貨幣寬鬆等為主的政策應對,但是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並且造成不小的風險和後遺症,政策取向最終選擇了以供給側改革為主。

當前中國經濟表面上是增速換擋,實質上是結構升級,而這得靠改革轉型才能奏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11月的中共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中,首度提及供給側改革這個觀念,他當時表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

他提出了以下4個關鍵點:(1)化解過剩產能;(2)幫助企業降低成本;(3)化解房地產庫存;(4)防範、化解金融危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定調2016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根據2015年12月21日所發布的公報,其焦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補強弱點)」,這些都是環繞著供給側改革的思維而定。

 
小辭典—供給學派
供給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該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因而得名。供給學派認為,生產的增長決定於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個人和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和從事經營活動是為了謀取報酬,對報酬的刺激能夠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Money錢》成立LINE@官方帳號囉! 


趕快按下加入好友吧!  好友人數
 

理財工具推薦

  • 管理預算第一步!
  • 掃發票記帳、手機條碼同步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