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士葆:推加薪四法讓分配正義有感
經歷學界、政界不同舞台,不同的歷練,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大黨鞭)賴士葆的立場越來越「左派」。因為在當了4屆立法委員的期間,看到了太多弱勢族群,深深覺得政府對不起這些人,所以賴士葆認為「分配正義」是首要工作,而加薪議題就是對人民最直接、有感的一種分配正義。
我曾任政大企研所所長,也當了10多年的立委,若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政治,我認為政府的角色就像企業主,負責處理宏觀的經濟問題,簡單講就是「切蛋糕」、分配各項資源,而切這塊蛋糕的刀子就是「政治」,至於怎麼分配到最好,屬於「管理」的專業。
先前有人說代議政治20年後會消失,這是不可能的。全世界民主政治已經走了超過百年,每個民主國家每年都有那麼多政策、法案、預算要審,一定還是需要代議政治。只是在經歷了太陽花學運、國民黨2014年底大選的慘敗後,大家發現民意更加重要,這也代表著以後施政一定要有「民意」基礎。
民意高漲
小政院大立院成趨勢
最近有人在談「小政院大立院」的趨勢,部長好像越做越小,時間也越做越短,其實這代表著以後施政必須仰賴「民意」。舉個例來說,以前郝龍斌在當環保署長時,預算就近2000億元,而台北市政府一整年的總預算也不過1700億元,更不用說其他五都了。
雖然預算比不上,但是比較能見度和能量時,現在縣市政府的首長可是比部長級的官員大太多了,這代表要靠民意、選舉的支持,講話才能夠大聲。
「處處講民意」形成趨勢,台北市長柯文哲(柯P)就是最好的例子。台大醫生了不起就是升成主任、部級主管、副院長、院長而已,但是有了民意、透過選舉,柯P忽然一躍成了主流民意的代表。
民意高漲,施政要以民意為基礎,更要讓民眾有感。舉例來說,證交稅一年繳了1000多億元,現在還有健保補充保費,股利也要課,一年下來有400多億元。「用錢賺錢的,課多一些,用勞力賺錢的,課少一些」,這當然也算某種程度的「分配正義」,而健保補充保費就是立法院推動的。
除了服貿、自經區,其他多數優先法案其實都過了。至於為什麼有些方案卡關?有人說全世界民主國家都有政黨惡鬥的狀況,而且各國人民對於自家的國會滿意度都不高。舉例來說,美國時有校園槍擊案發生,民眾一般都希望能立法管制槍枝,但是為什麼不過?就是因為背後有利益團體在阻擋。
回到台灣,不管藍綠,長期以來都是右派,偏向資本主義,沒有左派(社會主義),但好玩的是,這幾年台灣的民意氛圍開始由右派走向左派,開始有「反商」的氣氛,也越來越強調「分配正義」。
推動「加薪四法」
實現分配正義
現在聽到政府講GDP多高,一般民眾也無感,這是因為國家整體賺越多,卻沒有更多錢放進民眾口袋,所以現在我們黨團正在努力推動「加薪四法」。
我在選舉期間,曾看過許多弱勢者的案例,連台北市總統府附近,都存在著一家四口才住3坪大屋子的現實,而且還是看不到光線的違建,這就是「政府對不起百姓」。當立委10幾年了,我的想法從資本主義越來越偏向社會主義,因為實在看到太多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