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王儷玲:金融科技可解決長照問題

An awesome picture

老得太快是台灣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最大挑戰,台灣在今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預期再7年後的2025年,就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居全球之冠。但目前政府退休基金仍有嚴重的財務缺口,政府長照預算也僅能提供社區照護,無法對中重度失能者提供完善照顧,因此民眾若想在退休後,只依賴政府的社會福利養老,幾乎已是不可能了,台灣亟需建構更完善的年金與長期照護制度。
 
根據《天下》報導,台灣失能人口在2017年已突破100萬人,未來每年將以20%速度成長,台灣民眾平均需要照護時間約9.9年,將近65%需要仰賴家人照顧,其中女性占70%,但目前台灣安養照護機構的床位與人力都嚴重不足。為因應老人照護需求,台灣非常需要發展長照產業,以更好的基礎設施與專業服務,來協助台灣解決老年化問題,提供有品質的長照服務。
 
隨著金融服務的創新發展,金融業利用金融科技,已研發許多創新老年化社會保障商品,例如銀行推出的反向房貸、退休養老安養信託商品;證券投資市場則可發展AI智能退休理財商品、目標日期人生週期基金;保險業可以提供保單活化、外幣利變型年金商品、保證最低給付的變額年金保險、延壽年金、強化年金、分級式長期看護商品及實物給付型保險等。
 
許多保險業者也研發健康管理外溢保單,將健康手錶、健檢納入保險商品設計中,未來保險給付將不再只限於醫院,還可納入健康管理、殯葬服務等,並從健診、飲食、運動等面向進行預防性醫療,不但可以協助業者降低理賠風險,更可以提醒民眾進行健康管理,透過多元服務與給付,提升服務品質創造雙贏。
 
此外,資誠報告也指出,科技將在未來5年重塑醫療照顧產業,新的跨產業與跨境整合,有助於建構更完整的老人醫療與長照系統。未來台灣的健康照護產業必須整合社區機能、培植專業照護團隊,並善用科技銜接前端初級預防功能,以及後端提供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轉銜在宅臨終安寧照顧的目標。
 
希望政府能開放長照產業的轉型,引導民間專業優質企業投入,以建構更多元、有效率、有品質的長照服務,尤其是要發展在宅醫療,從治療(Cure)走到照護(Care)絕對是台灣非走不可的路!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理財工具推薦

  • 建立目標有動力
  • 每天提醒你存錢
  • 紀錄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