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外資評等與目標價的內幕
回顧2017年上半年,台股最受關注的一件事想必是2017年6月15日某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鴻海(2317)目標價上看200元。報告主要有4大主題:① 夏普品牌價值、② 蘋果手機訂單、③ 電動車發展、④ 工業4.0,這份夢幻般報告出來後,鴻海股價連續3天大漲11.7%。
鴻海從2017年6月27日見到波段高點122.5元後,外資買盤就開始縮手,甚至連續賣超,近期股價也來到波段新低93元,但該外資券商這半年來對鴻海情有獨鍾,維持目標價200元看法多達9次。
只看動作不聽消息
揭開外資評等迷思
外資是波段長期投資者,多半屬於全球性研究機構,光是在台灣登記的外資券商就多達數十家。外資機構分為Sell Side和Buy Side兩類,Sell Side是指外資券商,每家外資券商都會有「交易員」,等於一般所說的「證券營業員」,同時出外資研究報告,如:摩根士丹利證券、摩根大通證券、大和證券、麥格理等,如果外資券商看好一檔股票,會先游說他的客戶(Buy side),等待客戶進場後,發出英文版研究報告,最後才是報紙與媒體刊登報導,此時,一般投資人看到資訊時已是最落後的消息。
一般人都會認為,「外資買賣評等報告」與外資券商的「買、賣動作」一樣。其實外資分析師報告內容與個人觀點,並非沒有道理,畢竟研究資源與全球金融市場連結,往往外資報告的影響力遠遠超越本土法人。但實際上,外資研究報告主要有2個版本,① 高級客戶看的「付費真實版」、② 一般投資人看的「免費版」。不論2個版本報告內容是真、是假,外資調升、調降的目標價,都會企圖影響股價漲跌。
許多投資人會在Line、FB社團接收到所謂的「大眾版本」研究報告,一般人往往會將焦點放在個股報告上面。我每天都會閱讀「最新券商研究報告」,建議大家應該抓準4個關鍵步驟:① 產業趨勢→② 總經數據→③ 台股多空決策→④ 個股分析……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8年1月號第1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