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專訪金管會主委丁克華 80兆金融資產舵手航向何方?

An awesome picture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甫上任,拋出天使基金等鼓勵新創企業的構想,搏了媒體版面,也引發正反兩極意見。究竟這位監管金融業近80兆資產的新科主委,未來該如何興利除弊?

新內閣520走馬上任,立即面臨經濟景氣不振、股市交易量低迷、數位金融衝擊等重要經濟課題。《Money錢》雜誌社長童再興邀請金管會新任主委丁克華,從金管會未來重點工作方向,探討產業與金融如何相輔相成,為台灣疲弱的經濟尋找下個突破口。以下為對談內容:



童再興:台灣資金外流問題嚴重,除了實體經濟缺乏資金活水挹注,象徵經濟櫥窗的股市,也因為資金外流、股利課稅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等問題,交投低迷不振,如何導引資金回流國內挹注實體經濟與股市,成為新政府迫切要務。

丁克華:台灣資金外流狀況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從經濟層面來看,出口貿易數據已經連16黑,站在金管會立場,實體經濟如果好起來,金融業也一定會好,而金融是經濟的血脈,產業的營運周轉、投資擴廠、升級轉型等,都必須透過金融體系取得所需的短中長期資金。因此希望可以做到以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挺產業、挺創新、挺創意、挺就業」。

去年銀行業獲利3700多億元,保險業也有1300多億元的盈餘,表現相當亮眼,但是明年呢?後年呢?正是因為對未來沒信心,台灣現在必須動起來。金融業扮演中介功能,更要積極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

童再興:金融業要積極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這些措施一方面要有成效,一方面也要符合國內現況,才能讓政策方向順利達標。例如天使基金(編按:即投入新創及微型企業種子期及初創期的投資資金)的概念本身沒有問題,如果不是金管會主動提出,比較不會有爭議,但金融業主管機關要業者提撥盈餘,可能讓業者「有壓力」。


國人儲蓄大於投資
應導引資金挹注實體經濟




丁克華:台灣不缺資金,問題在「儲蓄大於投資」,現在該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些資金成為活水,投入實體經濟。我一上任就提出8個短期措施、3個長期目標,外界對部分措施有所批評,認為我是用金融去影響產業,但管理金融不能只管自己,真正問題是實體經濟。

舉例來說,我提出天使資金,是希望金融業就盈餘部分提一點出來,想法是可討論的。因為這不是從存戶、保戶、政府提錢,而是鼓勵金融業從盈餘提撥,像做公益一樣,如果投資的新創事業虧損,就當做是捐錢做公益;如果成功,報酬率可能是數十倍甚至百倍,即使勝率只有5%,也未必不划算。

我了解天使基金風險大,所以才不用存戶、保戶的錢,而是盈餘,且怕有人藉著買股控制企業,所以要用基金平台來買,才能確保「產金分離」原則。其實很多公司做公益花很多錢,這個想法只是鼓勵業者把「公益也放在提供創新、創業與就業機會」上。

童再興:如果股市欣欣向榮,企業籌資容易,籌資成本也會降低,大家就會有誘因更積極投資、投入實體經濟,因此,提供完整制度面的誘因,讓股市活絡,對於景氣將有直接幫助。針對如何活絡資本市場,有哪些具體措施可以發揮?


提高保險業買台股ETF空間
鼓勵政府基金也參與


丁克華:只要把制度做好,投資人覺得有利可圖,就會積極投入市場。站在主管機關立場,我們可以告訴投資人有沒有比較穩健的投資方法,再由他們自己決定是否投資。至於比較穩當的投資方式,ETF是其一,因為ETF通常是投資一籃子大型績優股,單一公司倒閉風險已不大,何況是一籃子的大公司,即使有的表現好、有的差一些,也可互相抵消。

如果搭配「逆景氣循環」的方式來買,在景氣不佳時逢低買進、買多一些,等到景氣大好時再降低部位,如此就不容易虧錢。
而引導資金進入股市的措施,金管會針對保險業RBC(資本適足率)制度,研議適度調降業者持有台股基金及ETF的風險係數,納入逆景氣循環機制,引導保險業資金投入國內股市,預定8月底前會發布修正方案,作為業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參考。



 

理財工具推薦

  • 建立目標有動力
  • 每天提醒你存錢
  • 紀錄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