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恐將是不可逆的常態
自2月12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龍頭沙烏地阿拉伯發起的原油減產會議有望成真後,當日國際油價旋即開出大漲逾10%的慶祝行情。畢竟,從今年以來受全球景氣影響甚深的銅價僅下跌3.0%、而西德州原油(WTI)價格卻大跌21.2%(截至2月16日)可以看出,相較於需求面疲弱,供給面的「不受控制」才是真正讓這波國際油價幾近倒地不起的關鍵。然而,沙國、俄羅斯、卡達與委內瑞拉4國會談做出的「凍產」決議,還是讓各界失望了。
為何4國會談會從雷聲大的「減產」,落得雨點小的「凍產」,背後的難處不難想見。第1個牽制會談走向的因素,是正虎視眈眈要遞補減產量的伊拉克、伊朗及墨西哥。眾所周知,伊朗原油剛剛得以解禁出口,當前的要務就是利用維持高檔的產能及庫存,快速爭取長期流失的市占率,自然沒有減產的可能;而受內戰所苦的伊拉克,亟需油元收入紓解財政拮据壓力,也抗拒減產。
至於墨西哥經濟在美國的帶動下保持穩健,亦沒有減產刺激油價,以穩定經濟的急迫性。因此,在無法確保減產不會造成其他產油國產量大增,進而讓油價未見反彈不說,還失去市占率,甚至讓近2年的價格戰爭功虧一簣的情況下,4國僅能達成凍結原油產量的決議,就沒什麼好意外了。
美國原油供給量仍高 不易助推油價
第2個使減產會談顧慮甚深的因素,則是在油價大跌下,高成本的頁岩油因開採技術快速進步,明顯提升產出效率,產量未見快速減少。截至今年1月,美國原油自產量仍達每日913萬桶,較2013年初油價每桶百美元時期的708萬桶,還增加205萬桶,而同時期OPEC所有國家僅增加86萬桶。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最新預測,目前國內原油自產量僅較去年減少74萬桶。因此,在美國原油產量最多僅能「緩減產」下,除非有大型頁岩油或傳統原油業者難敵低油價時期過久而頻繁出現財務問題,否則美國原油供給不易有助推油價止跌回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