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如何讓產品從危機變轉機? 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An awesome picture
在台灣,每年補教市場上看1700億元規模,在文創類股中也不乏亮眼表現,於是我也藉本文機會稍微介紹一下大陸的補教行業:
 08年項目的梗概大約是這樣:
後端+內容(技術+編輯)→產品(硬件+軟件+內容+學習方法)→招商加盟(補習班)→學生(虛實整合學習)
 
這套體系的最大特色在於虛實整合,

透過軟硬體的結合讓學生一週七天都能接受到補習班的輔導,成績很容易就提高。

這在台灣聽起來可能不希罕,不過在大陸,學生有的住校,有的則是要花一兩個小時在通勤上(單趟),平日是不太可能到補習班或留太晚的,學校作業也很多,自學在沒老師盯的情況下效益很差,所以平日用數位學習、溝通聯繫,假日去實體班接受補強,這樣的虛實整合設計,就十分受到補習班和家長的認同。
 
第二個特色是內容、測評與學習方法三者並重

我們觀察到大陸補習班體系量體都十分龐大,動輒數千人、數萬人,學生的程度、自律性、動機等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老師手頭工具的多樣性相當重要,除了有內容教之外,也要會帶學生的心,在學習方法設計上我們設計流程讓老師從“關懷”著手,先和學生做朋友,接下來老師安排學習任務會輕鬆、有效的多。再來說到內容與測評,當初可真是忙翻各路人馬!當時我們的客戶分布從西北的新疆、內蒙,一直到長江流域的湖北、江蘇,又是做初高中全科,甚至還有小六,真的很拼!不過也因為這樣子,認識到全中國數十個教科書版本的教材以及各種教輔,還有不同的學制(六三、五四),而且心臟也練得很大顆,為什麼呢?

假設一個年級一科一個版本作為一套的話,那個時候大概一學期要做一百三十幾套教材吧,編輯中心大約30多人,扣掉主管也就是一個編輯一學期平均要編五套不同版本教材出來,
 
我是不知道編輯承受了多大的壓力,還是抱持有做就好的心態,我只知道在我們加入項目之前,補習班常抱怨教材錯誤很多,雖然筆誤居多,但導致他們要花很多力氣去處理,所以非常希望加盟總部可以解決。
 
"總部要解決?"
"對,你來想個辦法!"老闆對著我說
 既然產品經理是站在產品鍊頂端的人,那就讓產品經理來解決吧!

這次編輯中心遇到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產品品質管控不確實,我們試著以新創以及PM角度分析當時情況

1.客戶數在全中國市場穩定成長,雖能掌握各省版本分布情況,但省內縣市仍有差異。
2.當時適逢高中老人教版、新人教版銜接期,可能不同年級採用不同教材。
3.各家版本教學順序、解說重點、採用範例各不相同。
4.編輯中心成員教學背景出身,企劃、編輯經驗少。

從上述綜合來看,好像每位編輯分攤到5套教材是必然結果,未來甚至更多。
 
電影裡火雲邪神有云:“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能夠快快完成進度,快快變現,應該是每位創業者/老闆的共同願望。不過台灣鄉民間亦流傳一句話:“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全力跑”這可就矛盾了,人的工作量愈大,產出品質愈低下也是不可逆的定律。如果不從根本來處理,生意做愈大,成本可能還愈高!那什麼是根本?
 
我們產品概念的一部分核心是教材,教材是由內容、試題等組合起來,而內容與試題的來源其實是“知識”,面對到知識這一環時,各版本的差異就沒有那麼大了。於是編輯中心同仁在維持日常產出的情況下,同時開始了一項艱鉅任務--做出一套符合全中國初高中的知識架構與版本對應資料庫,人仰馬翻、心酸血淚的過程我們先按下不表,總之趕在新學期之前,資料庫架構與新的製程規範是做出來了!

按照新的作法,編輯中心的產能獲得釋放,編輯的工作量平均降至原本的60%,但仍可以產出5套教材甚至更多,並且可以納入更多校次,讓錯誤率這個議題得以解決。不過令人熱血沸騰的並不是生產成本下降,也不是可以裁員而是接下來真正有時間做更厲害的教材,在市場上攻城掠池啊!
 
面對產品的問題時,沒有經驗的產品經理可能會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進行變革,

例如增加QC人手,或讓問題多的產品下架等,這些方法不能說不對,而是極有可能衍生更多問題,增加人手會讓成本提高,產品下架可能衝擊營收等等。所以如何一眼看出病灶源頭,並想出釜底抽薪之法,其實是產品經理,甚至是創業者必須跨過的一道檻,我很幸運當初在團隊合作下有跨過去,跨過去之後並不會海闊天空,但你會有勇氣接受任何挑戰,因為你曾證明過自己!共勉之!
 
 

 

理財工具推薦

  • 管理預算第一步!
  • 掃發票記帳、手機條碼同步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