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才:有的時候我們沒有錢,其實是因為...潛意識裡我們不想有錢!
問問自己對於金錢的態度,我們對於金錢的態度一開始是源自於我們的原生家庭,父母、環境與文化,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中國人最常說的是「富不過三代」這句話,並且有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的說法;然而在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猶太人他們的信念,則是在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買一份保險,這也讓猶太人的財富傳承神話得以不斷延續,「富不過三代」是中國人的諺語;而在猶太人,「窮不過三代」則是一個流行的觀點,是因為猶太人世世代代都投保高額的保險所以每一個孩子都能確保擁有一定的財富。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財富教育,從小就建立一套對應物質生活的價值觀,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在過去,財富可透過節儉和儲蓄獲得,而如果想要讓孩子「真富足」,父母須做典範,從小就培養他們正確的金錢觀,以獲得心靈滿足,然而現在的孩子富裕病蔓延,唯有正確的財富教育,才是良方。
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能力首重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以及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了解匱乏與金錢的能力;最重要的思維就是要為自己負責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這三大財富能力,是留給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
對於金錢觀則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
誰是你的金錢啟蒙老師,他教導你的金錢觀念是什麼?
-
截至目前為止,你曾經得到那些金錢的觀點?又是從誰那裡獲得的?父母、師長、工作的主管、報章雜誌、書籍……?
-
關於你對於金錢的態度是什麼?
-
你曾經對於金錢犯過的錯誤有哪些?
-
你對於金錢有什麼信念?
-
你對於「豐盛富足」有什麼看法?
-
整理你的家,看看有多少是不需要或者丟棄之後你反而可以過得更好,而你卻一直保留的東西,又為什麼要緊緊抓住這些東西?
- 你和金錢要是什麼關係?
其實以上的問題是沒有任何標準答案,在回答問題時都在問自己一次「為什麼」,察覺是什麼信念與觀點影響了你,以至於現在會產生這樣的結果。許多時候我們沒有錢,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愛金錢,或者在淺意識裡以為有錢是一個罪惡。如果對於金錢能夠有更豐盛富足的察覺,保持正向的金錢關係,那麼就會邁向越來越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