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不一樣 這次萬點玩真的?
台股在去年5月9日「悄悄」攻抵萬點,之後幾天更數度站上,這是自從2000年以來,睽違17年之久,台股收盤再度站上萬點。過去,台股萬點向來是股民心中的痛,是多年來的心理關卡與魔咒,因為每次萬點都是「最高點」,之後都難以逃脫崩盤命運。
因此,即便站上萬點已超過半年,大盤甚至攻上11,000點,投資人還是會擔心,這次的萬點是不是玩真的?這次萬點和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這次萬點和過去有3個不一樣。首先,從評價面來看,過去台股加權指數收盤價站上萬點時的股價淨值比(PB),在2000年時為2.8倍,1997年時為3.4倍,當時的數值皆位於歷史區間上緣,後續欠缺企業獲利的推升,因此站在萬點以上的天數並不長。然而,目前台股PB值還不到1.8倍,估值並不高。
再從本益比來看,2000年2月底時(前次台股站上萬點),台股本益比高達57倍,反觀今年去年底台股上市公司整體本益比只有15.66倍,評價明顯也未偏高,這是第1個不一樣。
第2個不一樣是,台股這次攻上萬點,其實是外資一路大買權值股帶動,台股龍頭台積電(2330)的角色舉足輕重。舉例來說,去年台股4月下旬,短短不到一個月,指數就從9,622波段低點上漲約400點,其中台積電就貢獻了近200點漲幅,扣除台積電等權值股漲幅後,其實許多中小型股票根本沒漲。
第3個不一樣是,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外資在2009年開始對台股轉賣為買,中間除了2011年歐債危機賣超2,700多億元,其餘年年加碼台股,光是2016年就買超高達3,201億元,去年至5月中旬攻抵萬點為止,繼續加碼超過2,400億元,同期間融資餘額僅增加不到百億元,外資看好並主導的態勢已經形成,台股已非過去散戶主導的淺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