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邱正弘:股市投機歪風不可長

An awesome picture

回顧2017年5月,台股歷經17個年頭之後,再度迎來了史上第4次萬點行情,可能是因為前面已經有了3次的經驗,所以大家都不覺得新奇,也可能是因為一般投資人對台股的熱情不再,所以坊間也沒有太多的熱議,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無感的萬點行情。

台股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3次萬點行情,第一次是在1990年,台灣上市股票交易市場第一次站上萬點,可說是舉國歡騰。當時買股票基本上就是全民運動,親朋好友之間見面的問候語是,你昨天又賺了多少?那段期間台股的日平均成交量大約在1,800億元以上,還經常可看到2,000億元以上的單日大量。

另外2次的萬點行情,是在1997年及2000年,雖然已經不再令人驚喜,但日成交量還能維持在1,500億元到2,000億元之間,一般投資人的投資占比超過7成是常態。可以看得到前面3次的萬點行情間隔只有不到10年的時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台股資金動能充沛,俗諺說「台灣錢淹腳目」,投資人錢多又勇於進場,資金自然堆高行情。

2017年初,眼看全球股市屢創新高,台股則是萬點屢攻不下,表現相對落後全球甚多,而一般投資人深怕再度成為最後一隻白老鼠,進場意願低落。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祭出當沖降稅的手段,吸引散戶進場交易,終於突破萬點,還一路向上挺進。一般投資人比重也如政策所期望的從5成左右的低點,拉回到超過6成,一時之間股市榮景再度重現。
 

政府力推小額投資
風險卻要股民自行承擔


然而雖然成交量增加,散戶也回籠,但這其實只是政策猛藥帶出來的回春假象而已。一般投資人現在當沖會賺錢,是因為股市處於上升軌道中,一旦多頭反轉,甚至是波動加劇,當沖還能賺到錢?會不會最後省了一點點的交易稅,卻賠上了大把本金?

古諺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從台股過去長達數十年的成交量變化,可以推測出一個結論,如果台股真的能讓一般投資人賺得荷包滿滿,何以一般投資人會越來越少,投資比重越來越低?這證明了一般投資人基本上沒有賺錢,甚至是虧損居多,到後來不得已被迫退出股票市場。

再看近期政府大力推行的小額投資權證、現股當沖降稅,這些政策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投資金額都不需要很高就能做。主管機關已經查覺到一個現象,目前台灣的一般投資人是老的不想做、年輕的做不起,為了拉高股市成交量,創造經濟榮景,政府只好從年輕人下手,想辦法把他們口袋裡僅剩的錢引出來投資。

不過再稍加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這2種投資方式都隱藏著極高風險,買賣權證如同選擇權一樣,用小金額買賣一個權利,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投資權證如果站在買方,確實可以以小博大,有機會獲取高額利潤,可以說是風險有限、獲利無窮,是小額投資人常用的投資方式。

如果站在賣方,則剛好相反,可能是獲利有限,風險無窮,一般都是資金大戶或法人才會站在賣方。因為權證還有時間價值歸零的問題,賣方擁有到期價格歸零的優勢,簡單說,如果市場都沒有波動,權證持有至到期時,權利金會慢慢被賣方收走,而買方什麼都沒了,它本身就是一個金錢的零和遊戲。

現股當沖,意思是指同一天之內,你可以針對同一個投資標的,進行先買後賣或先賣再買。當日沖銷之後,如果你的方向做對,就可以賺到價差,如果方向做錯,就要把差額補進去,也就是損失,看起來像在做無本生意,因為這基本上就是一種賭博式的投資方式……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8年1月號第124期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