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輕理財

馬鈴薯 熱量低、負擔少的冬季好食

An awesome picture
馬鈴薯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3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冬天正值盛產期,吃道馬鈴薯料理,不僅能健胃補脾,也可讓身子暖和起來。

產季與產地
 
產季:從農曆12月到隔年的清明節皆有生產,旺季集中在1至3月。3月以後有一部分馬鈴薯會冷藏起來供淡季銷售,以致春季的馬鈴薯最便宜,秋季最貴。
 
產地:台中的潭子、神岡、后里、豐原;雲林斗南;嘉義縣的溪口、大林、民雄、水上;台南的下營等。馬鈴薯達人林宗亮說,台中地區的溫差比南部大,所產的馬鈴薯也特別好吃,所以在台中出產的馬鈴薯是以台斤計價,雲林以南出產者則以公斤計價,即可知不同產區的馬鈴薯身價了。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約在明清之際傳到中國,因為它具有主食的特色,在很短時間內,即與白蘿蔔、白菜,一起發展為中國北方最重要的3項秋冬食材。每逢冬天,馬鈴薯燉豬肉粉絲更是中國東北的大菜。
 
馬鈴薯的名稱很多,中國北方泛稱之為土豆,因它是從土堆裡長出來的圓形物。而馬鈴薯的名稱,則是源於其外型像馬糞,而馬糞又名馬鈴,整體看來就是一個外型像馬糞的薯蕷,故名之。至於洋芋,則直指它是外來物。這個擁有許多名字的食物,同時還被稱為「大地的蘋果」,即可知道它的營養價值不可小覷。
 
中醫師閻利利說,馬鈴薯外型如脾臟,吸收的是大地之氣,特別能夠補益脾胃。而且馬鈴薯性味甘平,入大腸經與脾胃經,所以能健胃補脾,促進排便。對於食慾不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秘結的人效果最好。中醫師樓中亮也經常建議脾胃虛弱的病人食用清蒸的馬鈴薯燉牛肉(最好是黃牛肉),因為牛為艮土,土又屬脾胃,能補養脾胃,與同樣能健胃補脾的馬鈴薯搭配起來,相得益彰。

亦因如此,坊間也流行以馬鈴薯搭配蘋果、胡蘿蔔打汁,生飲治病。對此,閻利利指出,唐代的食療治病專書《食療木草》確實記載,以馬鈴薯榨汁配蜂蜜,空腹飲1~2匙,能治療胃潰瘍與便秘。
 
對於身體燥熱所造成的發燒、大便不暢等積滯性疾病,生飲馬鈴薯汁確實效果不錯,因為只要脾胃暢通,許多毛病也可以不藥而癒。但她仍強調,以蘋果加胡蘿蔔加馬鈴薯打成的果汁做為夏秋的消暑飲料還不錯,但若用以治病,她則予以保留。
 
馬鈴薯還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就是生切後,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能。閻利利建議,凡出現腮腺炎的腫痛、燒燙傷的傷口,或紅濕潰瘍的浸潤性濕疹,都可以用馬鈴薯切片進行外敷處理,效果還不錯。
 

吃未經油炸、調味的原態最健康
 
從西醫的角度看馬鈴薯,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則認為,相較於其他雜糧澱粉類的食物,馬鈴薯的優點是熱量較低。其熱量幾近地瓜與芋頭的一半,若做為主食,負擔較少;若做為點心,也比麵包、餅乾為佳。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月號第112期

理財工具推薦

  • 管理預算第一步!
  • 掃發票記帳、手機條碼同步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