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股市

轉型成功 信邦EPS上看3元以上

An awesome picture

電子連接器廠商信邦近年積極轉型,提升設計研發實力,成功開發新藍海,並以少量多樣的利基型產品穩住營運毛利,擺脫了消費電子市場的殺價競爭。

隨著資訊產業越來越成熟,以代工為主的台灣電子業面臨日益嚴酷的殺價競爭壓力,業者紛紛尋求轉型,電子連接器及線材通路及製造廠商信邦(3023),是至今轉型成功的少數台商。

信邦成立於1898年,先後歷經了3次轉型。1989∼1999年主攻網路、消費性產品用連接線材; 2000∼2009年NB 產業興起,順利轉入NB 相關產品;近幾年則集中火力發展綠能及醫療用連接器,目前產品應用涵蓋工業、汽車、醫療、綠能等。產品多元,客戶分散,因此相對於主攻3C 產品的多數同業,營運穩健許多。

避開殺價競爭
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


所有電子產品、機電設備都需要連接器、線材,用來傳輸訊號、電源,信邦一方面代理國際大廠的連接器,一方面為國內外客戶做OEM(製造代工)、ODM(設計、製造代工),帶動營運快速成長,並於2007年達到營運高峰。

儘管信邦2007年的營收獲利非常亮眼,但數學老師出身、對數字敏感的董事長王紹新卻有強烈的危機感。「當IT 產業邁入成熟階段,產品規格趨於標準化,代工的營運模式只能以量取勝,容易陷入殺價競爭,信邦所擅長的也不是大量生產,因此必須及早轉型。」

企業轉型談何容易,尤其當營收獲利仍處高峰時,更欠缺轉型誘因,但王紹新當時就不斷在內部會議上凝聚轉型的共識。他告訴營運幹部和各級主管,把一些原本占營收比重很高的產品線營運規模縮小,必然會經歷陣痛,但如果不及早轉型,拖到整個產業大環境、公司營運明顯惡化時才要開始,壓力反而更大。

王紹新的先見之明是正確的,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信邦營運縱使盪到谷底,但全年依然維持獲利,且轉型效益很快就展現兩岸生產基地的合併營收獲利自此逐年回升,尤其獲利成長幅度更高,近年毛利都超過20%,明顯優於同業平均水準。

為了提高代工的附加價值,爭取成為國際大廠的長期策略合作夥伴,信邦近年持續加強軟硬體研發實力,在台員工有高達25%屬於研發人員,並提供客戶整體解決方案及加值服務,甚至配合客戶需求,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共同參與開發,而不單純只是傳統的代工,這樣才比較不容易被競爭對手取代。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2年10月號第61期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