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嗣林:鑑物最忌「以耳代目」
大家都覺得我鑑物很厲害,其實是我的老師──老朝奉張寅初教我的,他告訴我,鑑物的秘訣是要多讀、多看,最忌諱「以耳代目」。
前幾天我幫2位小姐鑑物,她們帶來50多樣寶物,見到我就搶著追問:「現在買什麼比較好?」我在電視上也常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女性買東西,盡量買設計感不錯,價格只有1~2萬元、但很漂亮的半珠寶(例如K金、人造寶石或水晶)就好,不僅好搭配,沒有流行問題,不占保險箱空間,就算不見也不會太心疼。
珠寶,主要還是看配戴人的氣質,買珠寶之前,一定要多做功課,多讀多看。看和買是同一件事,就像你去故宮博物院、法國羅浮宮,裡面的作品價值連城,但你再有錢也不能買,最多到禮品部買復刻品。多讀多看就等於買的境界,不一定要掛在脖子上、藏在保險箱裡。
若光是看不能滿足,一定要買才行,那也合乎人性,但切莫忘記我的老師叮囑的那句話:「切忌以耳代目」。很多人買東西,不管一開始多有把握、多執著,經過店家(賣方)的洗腦,或是聽了旁人的建議,買的往往都不是自己原本想買的東西。偏偏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都會買錯了,這裡的「錯」,不是指價值變低,而是不適合你。所以很多人找我鑑物,都會說:「其實我原本是想買其他的……」,這是上誰的當呢?其實就是上自己的當。
當你的抉擇參與了太多旁人的意見,就會讓結果不如預期,像我幫人鑑物時,應該用眼睛看物品的形狀、顏色、大小、重量、價格……傾聽客戶的意見,但僅是參考,要懂得分析和剔除,照單全收會有礙思維。就我的觀察,85%的人買東西都很「瞎」,不是沒目的買太多,就是買錯、買到假貨;而15%買對的人,都是靠自己主觀的鑑賞力。
有做功課的人就知道,買翠玉就是要買鐲子,但很多人臨場都被賣家說服改買項鍊、戒指,反而輸了這場收藏戰。像古璧,上面應該只有穀紋、雲紋、乳釘紋、雷紋等,不會有動物或文字出現,但我幫很多人鑑定時發現,大部分的古玉璧上都刻有大量文字和圖案,甚至12生肖、紫微斗數、12干支等都有。
因為大家都用現代的思維想古代人的事,搞得賣家常被人質疑,沒有刻這些東西就是假貨,為了符合大家的想像和期待,就有了這些「產品」,這就是以耳代目的後果。
好老師帶你上天堂,壞老師帶你住套房,所以,老師的話一定要聽。很多東西你是買不到的,用虔誠的心態多看多讀,親眼目睹有時就和買了一樣,不見得一定得買,但如果真的不買不行,記得要力排眾議,這樣即便錯了,也不會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