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投資不是「歡喜就好」

An awesome picture

投資人常為了能賺更多錢,寧願等待也不願獲利了結出場,結果不僅影響後續的理財計畫,投資的結果也往往不如預期。若能「有計畫的用錢」,就能避免類似情形。

日前回到舊居附近處理一些事情,發現巷口原有一排公有地上的老舊二樓房舍已被拆除,連著後方更大的一片也是拆了地上物的公有地,「暫時」被規畫為一個小公園。

我說暫時,是因為這樣的小公園在我舊居附近已不只一個。有幾個原是軍方將領的官邸,後來隨著這些老將領的離世,加上房舍老舊,先是無人居住,再是陸續拆除,規畫為小公園。這些地原本就不是公園用地,我和很多人都認為終究有一天會釋出給民間標購,如果有建商財團取得地皮,以地段來說,堪稱台北市大安區的精華地段,必定又是蓋成豪宅出售。

我還住那裡時,巷口對面有棟建築就被某財團買去,當時聲稱日後要改建豪宅,每坪200萬元起跳,財團也不急著蓋,先養地再說。

我和朋友談起巷口小公園的變化,有朋友立即吐我槽,說我的舊居賣早了,如果將來附近豪宅陸續蓋起來再賣,得款可能是我當初賣價的倍數以上。

我只能說有可能,但我並不會留著晚點再賣,因為賣掉那間房子是我階段性的理財目標之一,目的是取得一筆較大的資金,然後進行「保本生息」的運用,也就是我過去談過數次的「大錢生小錢、小錢用來生活」,把錢擺在配息型債券基金裡,利用每月配息來支應生活開銷。

我賣掉房子這樣過生活已經兩年多了,我現在租的房子,坪數比我那房子大了三分之二,公設有山坡式庭園、健身房、雙游泳池,生活環境好很多。

如果我不賣房子,如今雖然能期待日後可能賣更多錢,但還得掏錢繳房貸,生活開銷由銀行戶頭支付。以財務自由度來說,前者顯然比較好。

所以,這是抉擇的問題,看當事人如何做選擇。我已自金融業退休,我這樣的選擇,算是退休人士不錯的階段性理財規畫,符合多年來不斷宣揚的「吃房子度晚年」觀念。我這樣的處理,得款已夠用,實在不用延遲售屋去賺更多的錢,連帶使得可以生活得更輕鬆愉快的時程也得推遲。套一句做股票常聽到的老生常談:何妨留一段行情給別人賺?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