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投資不保證獲利
3個月一次 檢視投資標的和績效
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後,投資人體驗到市場下跌的嚴重性,也意識到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與認知有落差。與此同時,在媒體的報導下,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成了基金投資的代名詞。
定期定額最大的優點,就是透過分批買進,減少資產波動,讓投資人無須苦惱進場時機,平均成本、分散風險,以降低資產下跌時所帶來的傷害,再配合長期投資,賺取穩健報酬。
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穩賺不賠
然而面對看似百利而無一害的做法,大家心中不禁想問,這種機械化的模式真的會賺錢嗎?如果盲目相信定期定額與長期投資的功效,可能得不償失。
現代教育主張「因材施教」,投資也是如此,不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還是要視商品、市場、類型與自身的風險忍受力而定。
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假定隨著科技進步、經濟成長,市場會是呈現上漲趨勢;但如果買到長期經濟衰退的市場或清算風險很高的基金,不管再怎麼攤平成本、投資時間多長,會永遠等不到淨值回升的那一天。
定期定額長期投資,適合的投資標的必須是長期趨勢往上的基金,整體資產才會扶搖直上 ; 嚴格來說,或許只有追蹤大範圍市場的指數型基金或者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較為合適,因為拉長10年來看,只有極為少數的國家或區域呈現下跌趨勢。
定期檢視投資標的
千萬別置之不理
撇開被動式的指數型基金不說,一般主動式基金的投資,是不是只要選對具有前景的市場,剩下的就能交給專家處理而置之不理?是否不用在乎市場波動,只要定期定額扣款,長期抱著不賣,就能獲取理想的績效報酬?現實中,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並不適用所有投資標的。
基金淨值的上漲或下跌是由所投資市場的經濟景氣和投資標的成長狀態而定,若主導該檔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有足夠的「才能」,投資的市場與個股能不斷獲利成長,基金淨值就會持續上漲。
但基金經理人會異動,儘管經理人沒變動,所管理的投資組合標的也會時常調整,境內基金週轉率超過100%的比比皆是,換句話說,就算投資人長期買進該檔基金,但該檔基金的經理人若時常變換投資標的,那長期投資的意義又何在?
其實除了上述幾項因素外,大部分基金的壽命,不如預期中的長,能存續超過10年的並不多,所以買進基金後,不能置之不理,投資人需要定期檢視投資組合,才能為荷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