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人生 用哲學思維 檢驗投資邏輯
螢螢:
你住的濱海城市,夏天的海洋盡顯青春,用撫媚來比喻,有點像是錯把牛市當熊市。下跌的熊市當然不撫媚,但卻是投資迴圈中必然要面臨的,有經驗和出色的投資管理者,對股市的變化會有應對、管理的方法。
以羅傑斯給他女兒的第5封信〈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說明我對哲學思考與投資關係的看法。
獨立思考 對投資有極大效益
什麼是哲學和學會思考?上網一查,資料之多讓人有種感覺,要分辨什麼是哲學的事,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哲學。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簡單來說「哲學是個人對人生的態度,也是內省的思想和理智探詢的方法」,和投資的連結,我認為是從不同的學科中去獲得整體的觀點,關鍵為「整體」,所以重要的精神在於「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會人云亦云,失去獨立思考。
例如,牛市時好股票、爛股票都可雞犬升天,下跌的熊市才是真考驗,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前,妳可知有多瘋狂嗎?1999年標普500上漲21%,代表高科技股的那斯達克上漲86%。走進餐廳,各桌都在討論股市,有次和朋友吃飯,隔壁的客人還在研究買哪些股票?服務生上菜時,插嘴說了「就買網路龍頭公司思科Cisco」,此話一出引來大笑。
當股市瘋狂上漲時,業餘的績效遠超過專家,因為那時不需要價值判斷和專業分析,是撐死膽大,餓死膽小的;那時談風險控管,在業餘者的眼中是迂腐和落後的。3年後印證了,股價偏離軌道,失去價值的支撐,終究會反應,那斯達克下跌80%。
如果投資者願意打破砂鍋探究到底,了解股價和環境的整體關係,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為什麼股價可以瘋狂地上漲好幾年而不下跌?這一次不同的理論基礎在哪裡?股市中的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和財務行為學的心理分析,這3者是水火不容,還是有關聯?
2000年發生的高科技泡沫,我的基金得以避開風暴,資產管理甚至還有獲利,原因就是做了不同的思考,追根究柢的分析,讓我了解高科技股支撐的脆弱性。
然而2008年的金融海嘯我就沒那麼幸運,對次貸結構性的合理雖有懷疑,卻沒有進一步了解環環相扣的整體性,為此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被打趴在地上。
全文未完,看更多請見《Money錢》2018年10月號第133期
加入Money錢官方Line@ 掌握投資、理財、保險最新資訊
延伸閱讀
想更快擁千萬 先做資產配置
記帳後4步驟 堵住你的錢坑
股票套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