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季節性哮喘有方法
季節入秋後,許多有哮喘毛病的人便開始陸續發作,西醫的治療之道多半是提供氣管擴充劑,但等到下一次氣候轉變時,又照樣會發作。中醫針對此症有何改善建議呢?
每當季節轉換,氣候轉變時,適應不良的人就會產生不舒服的症狀,哮喘便是其中之一。中醫師閻利利表示,「過敏性哮喘」是這個季節最惱人的疾病之一,促成該病發作誘因繁多,塵蟎、花粉、霧霾、特別刺激的味道、香精,或只是單純的天冷皆有可能。
閻利利指出,中醫認為肺為「嬌臟」,易寒易熱,所以燥邪、濕冷都容易引發哮喘。但為何有的人安然無恙,有的人卻氣喘吁吁呢?她認為,這與個人的免疫力高低、是否肺虛,或素體是否痰太多有關。
呼吸是否順暢
與肺腎、大腸功能皆相關
對於喘,漢唐經方學堂講師梵中翔的解釋是,只要呼與吸不連貫,兩者落差太大,就會產生喘。關於喘的起因,中醫統稱為「肺陽不宣」。所謂肺陽不宣,係指肺的功能沒有完全發揮,而使與呼吸有關的循環通道不夠順暢。這些循環通道,包含了鼻孔、全身的皮膚,以及大腸與腎臟。
不了解中醫理論的人會很驚訝,呼吸怎麼會關係到鼻孔以外的地方,但實際上,梵中翔說,人體在呼吸時,不只是鼻孔,連全身的毛孔都在協助呼吸。中醫裡說「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當肺部有過多濁陰或是該流的汗沒有流出來,就可能產生鼻腔與毛孔的堵塞了。
另外,經方派中醫認為,吸氣是心臟與腎臟在負責,呼氣是心臟與肺臟在管理,所以當肺臟與腎臟有問題時,也會影響呼吸的流暢度。同時,中醫以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說明了肺與大腸間的相互影響,所以大腸功能不彰也會影響到呼吸。
梵中翔進一步解釋,大小便不暢其實就是一種遠距離的堵塞,而與肺部阻塞具有相同的意義。因此,要找出喘的原因,必須一一檢查這些路徑是否受到阻礙,舉凡毛孔被濁陰堵塞、便秘、小便不暢,或是肺部過寒或過熱,都可能導致氣喘不順。
提升脾胃功能
入秋後不要急於換季
至於肺部過寒所產生的喘,梵中翔強調,多數來自於心臟功能較弱的人。這類人心臟供血不足,身體的血熱不夠,迫使肺部既有的氣態水遇冷而變成冷水,當肺部冷水過多時,就產生了「寒喘」。這些冷水加上肺部既有的濁陰,就形成了「白痰」。
至於肺熱產生的「熱喘」,源自於肺部的水份或津液太少。可能是運動流汗或其他原因導致肺部的水份與津液流失,當呼吸道太乾、缺乏彈性時,就引發了喘。而熱喘的「熱痰」則是從呼吸道裡的一些久置遇熱,變得黃綠濃稠的濁陰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