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基金

布局歐洲 首選中小型股基金

An awesome picture
古有名言「春江水暖鴨先知」,冬末如果看見鴨子開始在冰冷的江水中嬉戲,代表寒冬即將過去,準備迎接溫暖的春天。歐洲股市近年來的表現就像鴨子,告訴投資人歐洲經濟的春天已經來了,現在真的可以放心擁抱歐洲資產,包括歐股、歐債和歐元。
 
觀察歐洲股市發現, 其實MSCI 歐洲指數早在去年6 月1日落底,之後就一路往上走,在今年10 月17 日突破5 年高點,截至10 月18 日不到1 年半的漲幅超過48%,展現出多頭的強勢格局。
 
如同來自西歐荷蘭的「黃色小鴨」可以療癒人心,歐洲股市和基金今年的績效也讓人樂開懷。
 
截至10 月18 日,MSCI 歐洲指數上漲超過17%,MSCI 歐洲中小型股指數漲勢更猛,漲幅已經超過24%,連原本一度下跌近2成的MSCI 新興東歐指數,如今也由黑翻紅,小漲近3%。
 
經濟走出衰退陰霾
明年轉為正成長
 
歐股向前衝,基金績效當然跟著「強強滾」。根據Lipper統計, 今年截至10 月11 日,58 檔歐洲股票基金平均上漲19.44%,22 檔歐洲中小型股票基金平均漲幅高達24.97%,而19 檔歐洲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平均小漲4.14%。
 
歐股如此生氣蓬勃,呼應了經濟基本面好轉的事實。根據市調公司Markit Economics 統計, 歐元區9 月綜合採購經理人(PMI) 指數終值, 從8 月的51.5 上升至52.2, 創下2011年6 月以來的最佳表現。服務業PMI 也從50.7 升至52.2, 創下27 個月來新高,而製造業PMI雖從51.4 降至51.1, 仍在景氣擴張的50之上。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7日公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美國、日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皆下修,唯獨歐元區調升;無獨有偶,在3 大新興市場中,也只有新興東歐的經濟成長率被上調,新興亞洲和拉丁美洲卻遭調降。IMF 指出,歐元區經濟今年雖然還是負成長,但明年可望轉正。

4 理由支撐歐股後市仍看好摩根投信投資策略部協理謝仁華表示,歐洲經濟的能見度比以前好很多,在今年第2 季走出衰退後,預計會持續復甦到明年,雖然歐股已有近2 成漲幅,後市仍看好,主要有4大理由:
 
理由2  景氣持續好轉
提供基本面支撐歐洲國家PMI 指數普遍出現回升, 主要國家9 月綜合PMI如德國為53.2、法國為50.5,英國製造業PMI 為56.7,連歐洲邊陲國家包括義大利和西班牙,8 月綜合PMI 也自2011 年上半年後,首度站上榮枯分水嶺的50之上。Markit 預估,歐元區第3 季GDP 將季增0.7%,繼第2 季GDP 季增0.3% 後,連續2季出現正成長。
 
理由3 企業獲利成長  激勵股市續漲
 
通常PMI 觸底回升後3∼4個月,企業獲利也會跟著改善,今年歐洲企業獲利預估僅有個位數的成長,明年可望上修到12%以上。今年領漲的是出口類股和防禦性類股,當經濟好轉後,受惠於內需消費復甦的中小型類股,到明年的表現仍有機會優於大型股。

理由4  國際資金持續流入  資金行情可期
 
今年第3 季開始, 國際資金開始轉向回補歐股部位,根據EPFR 統計,10 月3 日∼9 日當周,相對於美股淨流出103億美元,歐股基金淨流入8.48 億美元,為連續第15 周淨流入,今年以來流入金額已經突破200億美元。
 
美銀美林證券公布10 月全球經理人調查報告也顯示,歐股看好度持續上升,加碼歐股的經理人比重從上月的36% 增加到46%,創6 年來新高,更連續5個月受到經理人加碼,顯示出歐股的高人氣和高買氣。
 
理由

理財工具推薦

  • 排行榜第一記帳神器
  • 掃發票一秒自動記帳
  • 預算管理、精細報表